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健康上海2030”规划要求,着力破解健康领域资源分散、产学研协同不足等痛点,2025年11月13日,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健康分会论坛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第二届博士论坛在学校图文信息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高霞、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军、秘书长蔡东升,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赵斌、副校长兼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吴酉芝,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原院长、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庄英萍等领导嘉宾受邀出席,与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三级医疗机构及健康企业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健康领域交流合作新平台的诞生,共探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会议伊始,由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赵斌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指出,学校始终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深耕健康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与科研实践,不仅构建了覆盖食品药品、护理健康、烹饪营养的特色专业体系,还建成上海市食品药品综合实验示范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多个高水平平台,年社会培训规模与技能鉴定人次持续提升。“健康分会的成立与论坛的举办,既是学校践行‘十五五’发展规划、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更是整合健康领域优质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契机。”赵校长表示,学校将以健康分会为纽带,充分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服务等方面与各方深化合作,为区域健康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全场嘉宾的期待中,会议进入核心环节——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健康分会成立仪式。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秘书长蔡东升首先登台,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健康分会的批复文件,以官方授权正式确认这一健康领域专项交流平台的落地。紧接着,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吴酉芝详细介绍了专委会从筹备到落地的全过程与未来发展规划。他提到,分会自2024年12月启动筹建以来,历经三个月深入调研,走访长三角地区20余家代表性单位,最终构建起“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理事”的层级管理体系,吸纳首批理事单位37家、个人会员5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专家占比达42%,博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8%。“未来,分会将聚焦政策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科普宣传四大核心职能,每季度举办主题学术论坛,联合高校与企业开发标准化培训课程,组建科普宣讲团进社区、进校园,全力打造覆盖健康全产业链的专业化合作平台。”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高霞、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军、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赵斌、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吴酉芝共同为健康分会揭牌,红绸落下,标志着这一旨在推动健康领域协同发展的新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仪式现场还同步举行了单位及个人委员聘书颁发仪式,上海禾煜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华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喆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砥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会员代表依次登台,接过象征合作与责任的单位聘书;赵志伟、任凌颖、李硕、姚婷等14位来自医疗、科研、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获颁个人会员聘书,为分会注入专业力量。


在成立仪式之后,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高霞与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军先后为论坛致辞,为健康分会的发展与健康领域的未来建言献策。高霞副主任结合金山区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肯定了健康分会对整合政企校资源、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她希望分会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优质健康资源下沉,为金山健康产业升级与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周军常务副会长则从研究会“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核心理念出发,强调健康分会要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以“学术引领、产业联动、服务民生”为定位,破解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健康领域高质量发展。



学术分享环节成为本次论坛的“智慧高地”,三位健康领域卓有建树的顶尖专家带来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洞见。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原院长、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庄英萍教授,以“智能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为题,深入浅出解析了智能技术在生物制药、健康食品研发中的创新应用,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参考;莫秀梅教授聚焦“静电纺纳米纤维修复组织维护健康”,展示了纳米材料在医疗修复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实践价值;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李辉教授则结合“医防融合进企业”主题,对比分析职业健康服务的“广州模式”与上海实践经验,为完善区域职业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新思路。











下午,论坛转入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博士论坛环节,我校多位博士围绕健康领域热点议题登台分享研究成果。从卢林博士对“我国稻米食味评价”的深入探索,到郭红冲博士“基于天然蚕丝蛋白构建3D多孔支架”的生物材料研究;从徐国财博士关于“食品营养要义与营养食品研发”的实践总结,到张丽颖博士“昆虫仿生材料与基因功能”的创新探索;再到周小飞博士“天然产物干预高尿酸血症”的应用研究、扈战强博士“基于图像分析法探究美味米饭蒸煮技术”的民生课题,各位博士的分享横跨食品营养、生物工程、疾病干预、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既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无限可能,也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科学研究服务人类健康、助力民生改善的核心价值。

论坛尾声,吴酉芝副校长致闭幕词。他高度概括了本次活动的三大成果:一是成功搭建了健康领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新平台,二是汇聚了行业顶尖智慧与前沿技术成果,三是激发了青年学者在健康领域的创新活力。吴校长表示,健康分会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严格遵循章程要求,持续整合优质资源,深化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科普服务等方面务实发力,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与会者共同见证了上海市健康安全环境研究会健康分会的诞生,更通过权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青年学者的创新分享,为健康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思想、新动能。展望未来,随着健康分会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必将进一步打破健康领域细分行业壁垒,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搭建起更加坚实的合作桥梁。
来源:中侨大学食品药品学院宣传部